close

077  

素珍老師

同學:好像有比較清楚看到我讓「自己陷在痛苦裡,小孩就會回來照顧我」。

 

老師:陷在痛苦裡,她就會回來安慰你,然後就得到愛。所以問題的根源還是孤單、害怕孤獨。我們在學習靜心的時候,很多問題探究到最後根源就是恐懼、孤獨。

 

如果從這個點我們可以直接去了解的話,那麼就會很快解脫。可是我們都不想太快,我們都還想要多收集一些關心。我們用盡各種方法跟努力,就是想被看見、被認同、被關心、得到愛。甚至我們在不知不覺當中都一直在製造這個痛苦,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而已。

 

我們的細胞裡面天生就缺乏這個,一直要得到這個,這就是我們的天性,因為我們恐懼,也許是想要平衡,我們就會想要得到,因為我們搞不清楚這個平衡跟得到,所以我們以為如果我們怎麼樣,就會得到這些我們要的。

 

如果我很可憐,小孩就會回來陪伴我、照顧我、愛我、注意我。也許我們會做很多,也是想要得到這個。當我們想要得到這個而做很多的時候,我們也不管人家要不要,就會很天真的認為:我這樣做,人家就會高興,就會接受。所以要去注意自己的動機。

 

出離心就是我已經看透了這個「得到愛」,它的虛假跟短暫。例如我看到這一點,現在你回來關心我,是因為我在哀哀叫,你才回來關心我,不是出自真心的。是因為怕對我有愧疚,所以你回來看我、給我愛。

 

因為必須照顧母親,所以你才回來看我。我有哭才有糖,那麼這個糖也只不過是一點點的欣慰罷了,它進不到心裡去,因為這不是真正的愛。所以我們只是在頭腦層面覺得她有這樣做,可是我們並沒有感受到真正的快樂。沒有真正的,這個心是不會動的。

 

重複幾次這種模式以後,變成例行公事,也許換成對方覺得厭煩了。我得到那一刻的快樂,可能只持續五秒鐘,一定不會超過一天。結果我花這麼大的力氣,得到了一個五秒鐘的暫時安慰,而且即使我得到了,也不是真的快樂。如果我的快樂都依賴別人,得到的就只是這樣,而它是這麼樣的短暫跟不真實。這樣子的得到又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人跟人之間本來就存在著真正的愛,只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把它挖掘出來,還沒有發現而已。這是到後來我們比較輕鬆的時候,自然就會發現本來就存在的愛。

 

如果我們看到做得那麼辛苦,也只得到五秒鐘的暫時安慰,然後還要不停的想各種方式來持續得到這種感覺。看到我所做的這一切,還有這個出發點,而且看到當我在索求的時候,我的心是很痛苦的、不舒服的、不快樂的。看清它們沒有意義,停止這一種模式之後,我們才能夠看到我們內在的空虛跟需要。

 

我們因為這種空虛跟需要,一直向別人索討,透過做很多不喜歡或不願意做的事情來索討,用附和別人、配合別人的方式來得到我們想要的。看到最後會覺得我做了那麼多,其實動機也只是想要得到那一刻被接納的感覺。

 

停止這些模式,並不表示你就不會被接納。當你不跟人家索討的時候,你的臉色會是很好的,人家本身就會接納你。不擺臉色的時候,很自然就會存在一個愛。在關係裡面,你擺臉色的時候,在一起的氛圍很不愉快,慢慢的那個愛就不流動。

 

我覺得不需要做什麼,你只要心平氣和就可以了。不關任何人的事,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往自己內在去注意自己,這樣才能夠真正的被看到跟愛。被看到是被自己看到,而不是被別人看到。我們需要的應該是被自己看到,被別人看到其實是很複雜的。我們往往會陷在「要別人看到」這個模式,一直要得到別人的認同。

 

其實我們本來就是很愛每一個人,別人有困難,我們本來就會主動想要協助他,這是天性,不需要刻意。例如我去吃麵時,看到一個小女生突然倒下去,躺在地上不能動,我馬上把他抓起來,把他的腰椎拉開,腦脊髓液就過去了。這是很天生自然的反應,不需要規範,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我覺得是很自然的事情。

 

可是如果這後面有很多附帶條件的時候,這關係就會變得不能流動。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很單純的自然,所以我們就給別人很多規定,給自己很多規定,結果別人不好受,自己也不好受。

 

我們現在就是學習把我們的框框限制一個一個去除掉,那麽我們的愛自然就會出現。其實我們也只想過輕鬆自由的生活,我們要的也不多,就是快樂的學習,沒有一定要達到怎樣的目的跟狀態。有問題就大家一起討論,這討論是為了要進步、前進,不是教導,也不是規定要達到我講的那種狀況,那是我們在討論的一個現象, 並非一定要達到那個方向。不需要有任何壓力,自由地生活就好了。(瑩珠、秋玉整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靜心 關係 覺察 家族
    全站熱搜

    trong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