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珍老師
這一場家族能量走得很深、走得比較深。有一個主要的、比較深的障礙一直在影響好幾代:一代一代一直重複同樣的模式。
事實上每個複製上一代模式的人,都是有很大的愛;他非常深愛他的母親、他的母親又非常愛他的外婆;用這樣的方式在呈現愛、用代替受苦的方式在呈現孩子對母親的愛、用這樣的方式想要承擔母親的痛苦、用這樣的方式在表達愛。
我覺得很多的家庭幾乎都是用這樣的方式在互動跟生活著,記得有一次我提到憤怒,憤怒的過程到最後就是” 愛”。
可是我們跟我們的家人有時候是那個事件讓我們很憤怒、讓我們很傷心或是讓我們很難過,反正有很多表層的思想、念頭、反應,接下來到後面原來是我們對我們家人的愛。
可是因為我們沒有這麼深入去探討,學習表層憤怒背面(第四層的愛),所以我們的關係一直在這些痛苦裡。當我們家族裡面只要有一個人能夠看見這個,就會影響整個家族的移動,因為有人識破了就會去影響這個能量。
如果都沒有人看到這些不斷重複的自我折磨,用這樣的方式在呈現愛的模式會一直延續下去;因為自我折磨它背後不是只有一個念頭說自我折磨,這裡面就有著"我們要一樣”,有著"他不好、我好的話我會很愧疚" ,所以”我不好、我會很心安” 。這裡面就有很多複雜的念頭過程,所以如果”我好的時候我可能要破壞我的好”。
這些如果沒有辦法去注意的話,我們會陷在非常衝突跟痛苦的迷宮裡面是走不出來的。不好的時候很痛苦,好的時候要"把好弄不好",所以這個就是我們要表達對我們家人愛的一種方式之一。
如果能夠如實的直接去面對這個我們跟家人之間的痛苦、或是家人之間的痛苦、或是我們母親的痛苦、或是我們母親的命運、或是外婆那邊的糾結;如果能夠直接看到這一點、直接去面對,那麼我們的兒女就不用再重複這些模式。
所以一個人在家族裡面看到這一點(識破這個受苦的模式)是很重要的。
重點就是家族能量我們不是要把它脫離,而是我們要清楚因為我們在裡面深深受苦的人,其實是帶著一種愛,想要替我們所愛的人承擔或者是希望他們快樂。
基本上這個動機都是愛,但是因為我們沒有透過這樣的了解,我們以為我們這樣的愛對我們所愛的人是好的,事實上是一起受苦。
所以我們有了解有學習的人,就有這個責任可以讓想知道的人知道;就好像我們經過一條路,路上有石頭,你看到的人是有責任把它推走。(倩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