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11  

素珍老師

 我們的煩惱與障礙,它的運作方式有它的路線與結構,就好像一個公車站從台北火車站出發然後開到天母,然後天母就是孤單,然後過程每一個站裡有生氣,啊然後還有掌控然後還有害怕-----等各種情緒,很多過程然後到了終點站的時候它就叫做孤單。所以有時候我們在這個中途,每一個站下車的時候,或是出現中途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們是不認識,那你必需去注意或者去探討,深入你的內心比較深處的地方,然後最後它的源頭。

 

就是這樣的過程,如果你可以去注意看這個過程,去瞭解這些過程,然後它到最後就是孤單,然而它也會透過很多的形式,還有事件來呈現,有時候我們跟周圍的人互動或是我們家人的互動,其實很多的一些拉扯什麼,其實背後都是這些東西。

 

那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注意的時候,我們就會在那個事件上,就是它很表層的東西,很表面的一個事件在那邊爭執,可是如果說你可以去注意到它最根源的地方,就是這個東西的時候,那你的放鬆跟瞭解出現了以後,你才有可能從所有這些每一個站,每一個過程裡面解脫出來。

 

我們也可以在練習、學習去注意,因為有時候我們平常的很多事情,我們真的很難去注意到,我們一樣好像這些東西,其實它們背後都是有一個根源在,那所以我們在注意呼吸的時候。其實哪個念頭就進不來,可是這裡就是會出現一個落差,就是說,其實我們禱告啊!然後我們唸經啊!做任何事件這個原裡都是相同的,這個叫分心。

 

如果我們一直把我們的注意力,還有甚至是我們的念頭或是我們的身體,有一種強迫式或者是說有一個固定的點,那這會形成有一種「遲鈍」。而且事實上是沒有辦法的,因為我們的念頭非常多,然後你注意一個呼吸,然後你一沒注意的時候或是念頭一進來就沒有了,然後所以這種狀態會形成一種「拉扯」。

 

我說的注意就是說,無論生起任何事情,甚至是我們在走路,然後我們的那個注意那個專注,那個專注,慢慢的在注意的時候,它能夠瞭解事情,可是如果我們把一個念頭,把我們的注意比如都放在呼吸,這長期下來,其實我們會有一種平靜,一種安定,可是這種平靜,這種安定是沒有辦法生出智慧的。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去瞭解自己的受苦模式與障礙,那很容易會再回到以前的模式,因為我們以前的模式,沒有被我們識破,它還是存在的。

 

所以很輕鬆很自然的去注意每一件事情,那因為我們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的念頭啊!非常的雜亂。所以一開始有一個固定的「觀的目標」,那可是慢慢的我們要學習去瞭解,那這一句話講的很簡單做起來難度相當高,主要就是我們從來沒有學習過去怎樣去看待這些東西,我們從來沒有這樣的學習,還有我們的習性,所以難是難在這裡。

 

可是如果一開始慢慢的我們知道這個注意的重要,然後單單知道這種注意的重要,它就會慢慢發生效果,所以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可能會借由很多東西讓我們平靜,可是那不是究竟,因為我們的障礙它還在那裡,所以那個瞭解才是一種根本。那所以我們在學習啊!而且這種把念頭放在固定的一個地方,一段時間就會失效,失去效果,在還沒有辦法真正從我們的內在產生自動的一種變化,它是我們的一種意念的結果,就是我們想要得到一種體悟,想要得到一種狀態。

 

然後我們才會放在說,那我這樣觀呼吸,那其實這個動機就已經,我們還在原來的地方繞,所以它並沒有辦法給我們帶來真正的清楚跟究竟,但是它可能可以配合其他的學習。

 

我們都會被出現的反應影響,生出情緒或是想法、念頭,那這是一定的,那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去看我們生出的反應帶給我們什麼影響,還有我們陷在裡面的狀態的時候,我們就是這受這個東西影響,那這個東西其實非常的複雜,然後我們要慢慢的去學習。我覺得剛剛講的東西是很重要,那如果你們聽不懂我的話是很正常,然後我覺得聽不懂就要不斷的來問,問到懂為止,因為我覺得這個東西很重要。(淑娟整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靜心 覺察 觀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rongyeh 的頭像
    trongyeh

    歸來

    trong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