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P1991傍生眾  

 

李宗燁

我在大學的輔導中心接個案,發現一些成績優異的大學生,拿了許多獎狀還有獎學金,也考上很不錯的研究所,但是他們的心裡卻不覺得快樂。談後發現,這樣的孩子並非真正有自信,因為小時候父母常拿他們跟別人比較,如果沒有前三名,就不算優秀。父母的觀念也成了孩子的思考習慣──「自己成績要很優秀,才有價值。」因為這樣的觀念,孩子長大後就很難真正擁有自信與快樂。所以為人父母的不要只著眼於孩子的成績上,要思考的是,如何才是真正在幫助孩子?

曾有一個新聞報導,兒子讀到了醫學博士,爸爸希望兒子娶一個醫生或護士,可是兒子不依,爸爸很生氣,要求兒子退回栽培他所花費的兩、三百萬元。想想看,孩子念到醫學博士,家長應該感到很欣慰,但卻因「孩子沒有依自己的意思做」,而使親子關係惡化到劍拔弩張的地步,真令人惋惜。

有時候我們自覺為孩子做了很多事,但其實我們付出的並不是孩子需要的,而是我們覺得他需要,便主動幫他做,結果孩子不但不感激,還會反抗,父母就覺得很委屈、挫折。但是要分辨這是父母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是很不容易的。

例如:有一位媽媽每天早上費心地準備精力湯或果汁,要孩子帶去學校,可是孩子不領情,使得媽媽很生氣、很挫折。其實父母應該有所覺察,是自己認為喝精力湯很好,是自己在做決定,孩子本身並沒有提出這個需要。

有時父母因為愛孩子,總覺得自己懂得的、知道的、看過的事情都比孩子多,所以自認為對的,就是真的對孩子好,於是所有的事情通通幫孩子做好決定。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認識自己,了解什麼是適合自己的,讓孩子慢慢的有能力去決定他的需要,有能力去判斷及選擇,這樣,孩子的自信才能慢慢地培養起來。

 

管教方式影響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的品質,和管教方式很有關係,常見的管教態度有:獨裁式、權威式、民主式、放任式。

獨裁式就是父母說了算。權威式是縱然表面跟孩子商量,最後還是依父母的權威決定。民主式是父母會與孩子一起做決定,孩子的意見能被重視,也可以提出來商量。放任式就是比較忽略孩子的需要與能力,順著孩子選擇決定,讓他自生自滅。

很獨裁、高壓管教的父母,通常會教出兩種小孩,一種是很退縮、沒主見,一種則是很叛逆。簡單地說,很乖的孩子,都以父母的意見為意見,只要父母親認為好的,就是對的,有可能變得退縮,沒有主見;另一種很有主見的孩子,不認同父母親的獨裁管教方式,則變得很叛逆。

有很多父母會認為乖的小孩不用操心,因為他很聽話、懂得自我要求,所以都不用擔心。但其實這樣的孩子可能會沒有主見、沒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表面上乖的小孩,並不一定是沒有問題的小孩。有句話說:「人生的悲劇就是從做乖小孩開始。」小孩之所以會做個聽話的乖小孩,就是希望因此能得到別人關心、呵護,他內心也希望獲得父母的注意,所以有時他是不快樂的,需要多關心、多注意他,父母要留心引導他認識自已,不要壓抑他的意見。

有一位念國立大學電機系的學生曾對我說,他對電機一點都沒興趣,真正的興趣是看小說、寫散文,可是他父母親期望他念理工才有前途,自己卻感到很茫然。可見孩子如果沒有得到家人的支持,或是真正認識自己想要什麼,就會陷於矛盾、掙扎之中:到底我要快樂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還是符合父母親的期望,而自己不快樂?

 

跳脫「應該」的框架,關係更自在

有一個爸爸,自己很優秀,能力很好,人脈也廣,他對孩子很嚴格,老大都不會令他擔心,但令他頭痛的是老二,老二在青春期後就不太理會爸爸的管教,常常出很多的狀況,被學校處罰、記過,爸爸還得透過有力人士關說。他也幫孩子安排了許多的補習,辛苦地接送,可是孩子一點都不感激他,反而愈來愈不跟他講話。

有一次,爸爸來上完我的成長課程後,接受建議,勇敢的去向孩子道歉,他讓孩子知道,爸爸現在已經知道以前要求他樣樣要得第一,其實是為了滿足自己,並沒有考慮到他的興趣。孩子一開始感到很意外,爸爸是不是吃錯藥?有什麼企圖?不過,第二天送孩子去上課的時候,孩子開口跟他說謝謝,令他非常的感動。他發現自己道歉以後,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慢慢在改善了。

這是因為有能力的父母經常以要求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常主觀地覺得:為什麼我能做到的,而你就是做不到?太多的應該與期望,導致親子關係緊張。

爸爸若本身很優秀,覺得自己什麼都行,無法忍受自己的小孩輸別人,就會將期望加在孩子身上,覺得小孩聽我的就沒錯、要符合我的期望;而少有父母會問孩子: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要的是什麼?先釐清楚父母自己的需要,以及孩子真正想要的,再思考如何去幫助、支持孩子,先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就能輕鬆的當父母,而不會太辛苦。

然而,怎樣才算是「把孩子教好」?我們期望孩子有禮貌、有責任感、獨立、有信心、愛自己、感恩、表現好、懂得跟人相處……,如果孩子沒有做到這些,自己就會有很大的情緒,因為我們把小孩的行為和「自己的成功」劃上等號。當我們害怕自己是一個失敗的父母,就產生壓力。

例如,父母認為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而責備他,結果說了以後他還是一樣沒有時間觀念,我們心裡便急著繼續要求孩子改進,若是孩子還是沒有改變,我們就覺得很挫折,失去耐心又再次責備,因為我們自認沒有把孩子教好,為了自己不是一個成功的父母而自責,就很容易跳腳、生氣,因為認為這些東西對我來說很重要,所以對孩子也很重要,因此,我認為他「應該」做到。

當然每個人都會有自我標準的框框,如果我們不被框框設限,就能有較多的彈性空間去教孩子,就比較能心平氣和,不會一下子就把他罵得很慘。情緒一旦被挑起,就很難再心平氣和地對孩子,孩子成了出氣筒,親子關係就變得對立、緊張。我們要有一種覺知,當我們在指責孩子時,是在教他?還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如果是發洩情緒,事後又會後悔,就需要調整了。其實人有時候是真有發洩情緒的需要,所以多瞭解自己是很重要的。愈能覺察自己,愈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跟孩子一起成長。

 

競爭與比較的思考,帶來壓力

學校教育太重視競爭、比較,所以我們常比成績、比作文能力,能力好就是有價值,能力差的就會被否定;能力好的孩子我們覺得他很厲害,賦予他責任,讓他有優越感,父母親也覺得很榮耀;能力不好的就否定他、不重視他。在這種「比較」的思考系統裡,會造成能力好的被孤立,能力不好的被否定。

曾有一位賣傢俱的業務員,有一次不小心銷售業績竟衝上第一名,奪冠的光采固然迷人,但原本很好過的日子,惡夢就開始了:他不敢休假、怕生意被人搶走、怕業績掉下來下次不能得第一。他壓力很大,大到後來需要看精神科,因為只要他的同事比他積極,有客戶上門,他就心裡不平衡,因此失眠又瘦了好幾公斤。他嚐到冠軍的滋味,表面看來光鮮亮麗,可是事實上內心承受很大的壓力,所以往往優越感的背後有很多的害怕,擔心下次不能獲得優越。

有一句話:「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點。」這話指出世界充滿了競爭,贏的人才有價值,所以每個孩子都活得很有壓力,父母也很有壓力。父母拿孩子跟別人比較,擔心孩子的功課不如人、未來的成就不如人。除了孩子的成績和成就之外,我們也常在比較收入、職位、社經地位,比體力、比能力、比財富、比家人、比外表…,這已經到了病態的地步。

「比較」製造出來的問題是挫折感、衝突、自卑,你這次跟這個人比,稍微有得意的感覺、有優越感,下次又看到一個比你行的,又覺得鬱卒了,所以一直在挫折和暫時的優越感之間循環。

我們心裡常有一把尺去衡量別人,某人的能力很好,我多尊敬他一點;某人職位比我高,我多尊敬他一點;某人的職位不如我、收入不如我,我就覺得沒有必要和他交往。我們常活在這種批判的思考模式裏,而傷了自己與周遭的人。甚至也用這樣的尺,去批判別人,影響我們的下一代。

當這個「比較」的習慣養成,會造就我們繼續「比較」,但卻沒有發現「比較」讓我們愈比愈挫折,因為我們常挑不如人的地方來比,誇大自己的弱點,忽略自己的優點,這是一種扭曲的思考方式。

當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比較」是用來傷害自己時,我們就不會沈迷於此。如果我們陷入那種要比較和競爭的思考習慣裡,就會覺得成就感永遠都不夠,就算有再多的第一名都不夠,再者,不只要求孩子第一名,我的媳婦也要是第一名,以後我的孫子也要是第一名,壓力沒完沒了。

比如說,很重視成績的人,他交的朋友是要功課比他更好的,這樣才能從他身上學到一些東西,這就是一種功利的取向,一切以功利的思考為出發時,他的人際關係自然就不會好了,因為他在乎的是這個人能不能被我利用!所以習慣用「比較」的思考方式,容易造成人跟人的競爭,更大的問題就是減損了自信,因為「比較」常會愈比愈不如人、愈比愈氣,愈鬱卒。

競爭背後的思考模式是希望有成就,因為有成就才有價值,這就是我們的社會生病的地方,過度的把一個人的成就和能力與孩子的價值、父母親的價值畫上等號。

想想看,如果孩子考上建中,別人認為這個媽媽很成功,那個人究竟尊敬的是這個孩子、這個媽媽,還是建中?他是覺得建中好,你們才有價值,他尊敬你是因為建中很棒,不是因為你真的很棒,他沒有真正因為瞭解你而欣賞你、肯定你,他只是看到那個結果來肯定你,他不是真的去了解你、認識你,進而欣賞你,只是看到表面的成就來肯定你。

父母只在乎成績的孩子常會說:「我爸媽在乎的是他的面子,而不在乎我」,其實孩子是最有感覺的,如果我們在乎他的成績多過於關心他這個人,孩子都會感受到。有的孩子知道父母親就是在乎他的成績,就會故意考不好來激怒父母做為報復

每一個人的資質都不一樣,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可以做得很好、能盡量去做,結果怎麼樣沒有關係。如果一開始家長就灌輸孩子一定得拿到冠軍,對某些孩子會造成很大的壓力,父母可以這樣想:「孩子既然已經努力了,就表示他是冠軍,只要他想做的事,用心的去做、也盡了力,那他每次都是冠軍。」

如果我們能了解「比較」不是事實,只是一種思考的習慣,人的價值不能拿這種比較去衡量,我們也就不會因此而否定自己。我們跟孩子說:「不管你考得怎麼樣,媽媽都很欣賞你、都很支持你,媽媽愛的是你用功和負責任的態度。」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被瞭解的,媽媽不是只在乎成績的。

要能夠真正去讚美孩子,不是因為他成績很好;而是去接納他的個性、他的內心、認同他很有愛心、很懂得體貼別人,這種讚美他較能夠接收到,而且不會恐懼。因為孩子的同情心、愛心,這些東西不會因為下次成績考不好而消失,所以如果我們對別人的肯定是因為我們了解這個人,給他肯定,這樣他會較有自信。

 

孩子行為的問題,反映父母對待的方式

再者,父母要了解自己的狀態,看到自己為什麼焦慮和擔心。家長常認為別人家的孩子都能自動自發,而自己的孩子卻很難叫得動。這是媽媽自己內在的感覺,不是事實,自己因為擔心而無法放鬆,表現出來就變成了指責。當媽媽以指責的方式對孩子,孩子會解讀成:「媽媽不愛我、媽媽不瞭解我、我很差勁」,而產生無力感、生氣,然後做出抗拒反應。如果有很多擔心,可能就會變得比較急,而很急的媽媽會製造出很慢的孩子。

媽媽愈急,孩子就愈拖。孩子心想:媽媽覺得我慢,我就慢給你看,反正我變快了,你還是不會相信我。這時表面順從、敷衍、抗拒,都表現出來了,抗拒是他表達生氣的方式。一旦孩子抗拒,故意慢慢拖時,媽媽又解讀為:你果然沒有時間觀念,果然是個慢郎中;更印證自己的擔心。孩子就更覺得媽媽不愛我,又再出現另一個抗議或報復的動作,就這樣惡性循環下去。

以媽媽擔心孩子上學遲到為例:如果孩子常常賴床,總是要媽媽一再催促、提醒,若不催他,孩子就遲到,最後媽媽只好繼續提醒。這種狀況是誰比較怕遲到?是媽媽。是誰在上學?還是「媽媽」在上學,因為上學的責任已跑到媽媽身上了。

這時我們要先了解為什麼我對孩子遲到這麼擔心?背後真正的恐懼是什麼?是來自那些過去的經驗?為什麼我沒有辦法忍受別人動作慢?為什麼我沒有辦法放寬心去欣賞孩子?想一想,自己可不可以改變,不要用指責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擔心?可以用什麼方式來提醒孩子?

因為孩子遲到而感到羞恥,可能是我以前的經驗讓我覺得遲到是很丟臉的事情,或者因為擔心孩子自己不能早早獨立,想要盡量訓練孩子獨立,媽媽便像鬧鐘一樣催促著孩子,幫他檢查書包、幫他……,慢慢的孩子覺得自己不用做了,媽媽愈來愈能幹、愈來愈有能力,對於「要準時」這件事,孩子就變得愈來愈無能,因為已經有人幫他扛起這個責任、幫他負責。

所以要先讓孩子了解到「遲到」對他有什麼影響?慢慢地讓他自己對結果負責,事先跟他討論他起床以後盥洗、著裝所需要的時間,再一起訂定鬧鈴的時間,並試著以別的方式來叫他起床,例如:放音樂,這都是解決的方法,讓責任回到孩子身上,學習自動自發,之後我們就不會自己做得這麼累,和孩子的關係也不會繼續惡化。

要想瞭解孩子的想法,可以詢問孩子被媽媽催的感覺。孩子如果表示:被催的感覺很生氣,媽媽愈叫我,我就愈不想快。瞭解這一點後,再詢問孩子希望媽媽怎麼叫他?有的孩子可能會希望媽媽在臉上親一親、抱一下,讓他撒嬌一下…,孩子可能需要的只是這些,你愈唸他,他就繼續躲在被子裡讓你生氣。我們去瞭解他的感受,也讓他知道媽媽的擔心,讓他看到你的困難,跟他一起探討,這樣慢慢的建立起孩子自我負責的行為態度,親子之間的關係才能慢慢的和諧。

 

放下身段,同理孩子的心,重建信任感

當孩子成績不好,我們會擔心、指責、給他壓力,其實根本的作法應該是去瞭解他為什麼成績會不好,而不是馬上指責他。

當我們想要幫助孩子,若用錯了方法,雖然出發點是為孩子好,但孩子可能沒有感受到,所以要學習自我覺察,覺察我這樣做,孩子收到的訊息是什麼?同理他,看到他的困難點,才有改變的機會。

例如當孩子向來成績不錯,也知道父母親很在意成績,而突然成績變得很不好,父母親該怎麼做?

我們可以這麼問孩子:「爸爸覺得你應付課業沒有問題,但好像不是很想把它念好,成績不理想,有什麼困難嗎?」讓他說說看他內心的想法。

也可以對孩子說:「爸爸以前都只在乎你的成績,忽略你的感覺,讓你覺得不受重視;現在爸爸比較在乎的是你的自信跟感受,更希望你能夠快樂。可不可以讓我知道你的困難在那裏?」

讓孩子理解我們的轉變。然後再以同理心告訴他:「你可能很氣爸爸以前對待你的方式,太在乎你的成績,讓你覺得很受傷,覺得不被爸爸所愛。」用心去同理他,讓他把心情說出來。

如果他願意說出他以前受傷的經驗,那就表示他已經開始建立起對我們的信任,當他說出來時,我們要接納他的這些心情,不要再次批評他、責怪他,這樣我們跟他的關係自然就能建立起來,因為他信任我們,所以他才願意講出來。

我們可以繼續同理他、安慰他說:「以前爸爸沒有注意到我的做法會造成你的痛苦…。」這樣他就可能會慢慢卸除心防,我們也會更清楚他生氣的是我們比較重視成績好的哥哥,而忽略了他,所以他就採取報復的手段。

還有,如果孩子在高壓權威下,已經變得很叛逆,父母說的話,他們不想聽,覺得很反感,甚至學會了很多不良的習慣,或是翹家,那父母該怎麼做呢?

首先,就要先修補彼此對立的關係。這要先從改變講話的時段及講話的方式著手。因為已經造成長期間彼此的偏見了,孩子對父母親會有一些印象:「你們只會指揮我、約束我、壓迫我!」孩子對父母很不滿,覺得受壓迫,所以最快的捷徑就是帶他一起去專業輔導機構做類似家族治療、家庭諮商,由老師帶著全家討論,然後引導那個孩子把他的不舒服說出來,也引導父母看到孩子在不滿的背後受了什麼傷害?也讓孩子看到父母高壓管教背後的用心:「其實父母管我的背後是無限的擔心和關愛,只是這種方式讓我受傷……」,這樣才能修補這對立的關係。

如果孩子不願意去諮商,父母可以自己先去尋求專業的協助,瞭解跟孩子之間出了什麼問題?倘若孩子丟出來的球你接不住,父母就會很受傷,所以先從處理自己的沮喪開始,因為我自己受傷了,要先療傷,療好傷之後,孩子的一些叛逆的舉動出現時,才有能力接住;孩子一開始可能會不理會父母,當自己不再有受傷的感覺時,才可能接住孩子的壞球,然後去安慰他、輔導他說出來。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能力協助孩子。

 

內心平靜放鬆,親子關係更和諧

最後,提醒個性較急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時反應要放慢,看到孩子動作慢,可以試著去欣賞慢的優點。動作慢的人的優點是內心比較平靜、有耐性、不會疏忽,比較仔細,就不容易遺漏一些重要的東西,個性慢也可能有助於思考,因為他們內心比較寧靜,他們也比較放鬆,所以容易思考。

相對的,「急」常會產生高血壓、心臟病,心臟血管的疾病,個性急的人常跟時間賽跑、容易有漏失、易得心臟血管疾病,給自己很大壓力,很容易生氣。

所以,親子間要培養良好的關係,需要放慢腳步、瞭解自己、瞭解孩子,多一些良性的溝通與同理心,自然會有溫暖的互動,和諧的相處。祝福大家!收錄於《家庭「心」關係》一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ong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