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009906473_0d81cde46d_b  

 

李宗燁

 

我們是不是把重視生存能力變成慣性思考模式了?需要這麼擔心孩子的競爭力嗎?其實,當孩子遇到挫折時,若爸媽能夠同理他,他就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而這個價值跟支持就會引導出他的生存意志,這對他的幫助是更長久的。

 

 

半年前,怡安經常和女兒起衝突,母女關係簡直降到了冰點。有一天,孩子放學回家,先是要求吃點心;邊吃邊玩的吃完點心後,怡安本以為孩子會開始寫功課,没想到她又拿出課外書,津津有味的看起來。怡安忍不住問她:「今天没有功課嗎?」女兒頭也不回的說:「有啊!而且明天要考試。」一副優哉的樣子。

 

這可不得了!明天要考試,現在還在看閒書?怡安再耐住性子問:「妳準備好了嗎?」女兒沒有回應。這下子怡安可火了,收起她的書,劈里啪啦大駡:「妳到底在搞什麼?點心吃了,也休息夠了,妳什麼時候才要準備功課?明天的考試又要應付應付就好了嗎?每天功課都拖拖拉拉的弄到很晚寫不完才在哭……同樣的事情一再發生,難道妳學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嗎?妳難道不知道自己不用上安親班有多幸福嗎?妳有很多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為什麼……

 

怡安有點被自己的激怒嚇到。靜下心之後,她發現自己似乎比女兒更擔心功課,好像女兒的成績是她的責任;而且,自己的角色愈來愈像警察一樣,經常在監督女兒有沒有把事情做好,女兒也像小偷一樣的處處防著她或是陽奉陰違。

 

經過一番學習與探索,怡安發現自己之所以生氣的原因在於,她從小看到姊姊以前因沒有好好用功而挨罵,自己於是養成戰戰兢兢的態度,才不自覺的也要求女兒要積極和負責,看到女兒不在意的態度就會很生氣。

 

瞭解生氣的原因後,怡安告訴女兒,讀書考試是她的責任;但是,如果她需要,媽媽很願意協助。從此,怡安不再催促女兒,而是傾聽她在學校發生的事;女兒也漸漸負起做好功課的責任,有時還會主動跟媽媽撒嬌,母女之間開始有了笑聲。

 

以上這則故事,相信很多家長心有戚戚焉。我們能不能像怡安一樣的改善和女兒的關係,讓家庭關係得到滋養與減壓呢?

 

先將自己照顧好

當身心都處在較佳狀況時,孩子問你一個問題,你會慢慢的、輕聲細語的、有耐心的教他或向他解釋;反之,若因壓力大而心浮氣躁時,很可能三兩下就按捺不住,脾氣跟憤怒就爆出來了。

 

不論學生、父母、上班族,各行各業的現代人多半感到壓力好多、好大;究竟壓力大到什麼程度?從我傳授他們進行一些抒壓、放鬆的動作時,他們就止不住的頻打哈欠的樣子可以看出。在此,我要教大家一些實用的減壓放鬆觀念與技巧;無論自我抒壓,或者孩子感到壓力大時,爸媽可以幫他做,也可以教他自己做,學會後一生受用不盡。

 

現代人因為情緒造成的身心症,例如頭痛、拉肚子等,其實都跟身體緊張息息相關;當我們學會這些放鬆技巧,讓身心都感到輕鬆舒適後,我們也會變得更有耐性,跟家人的互動關係自然也更融洽。

 

生活中這類例子太多了。例如,當你身心都處在較佳狀況時,孩子問你一個問題,你會慢慢的、輕聲細語的、有耐心的教他或向他解釋;反之,若因壓力大而心浮氣躁時,很可能三兩下就按捺不住的說:「很煩呵!」「受不了!」「怎麼這個還不會?」「你怎麼那麼笨!這麼沒有用!」脾氣跟憤怒就爆出來了。

 

因此,家庭關係的滋養與減壓,其實與我們是否能先將自己照顧好有關;一切關係的基礎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所以我們要先學會將自己的身心狀況照顧好。

 

我先從一個例子說起──

 

最近聽到一位媽媽表示,在孩子還小時,她想讓孩子學鋼琴;遍訪名師後,總算找到一位合適的老師,於是孩子開始上鋼琴課。不料,幾堂課後,孩子在上課前總是拖拖拉拉的不想去,上課中也經常跑去上廁所。

 

後來,孩子終於忍不住向媽媽說:「媽媽,我不要去上鋼琴課了!」這位媽媽也不忍心看孩子上得這麼痛苦,就答應孩子不必再去。幾年後,孩子長大了些,發現同學裡有人很會吹笛子、有人很會彈鋼琴,心裡好羨慕,於是跟媽媽說:「媽媽,如果妳當時堅持逼我再去上課,說不定我現在也很厲害了!」

 

如果你是這位媽媽,你會如何反應呢?是開口大罵:「你怨誰呀!當初是你說不要學,現在又怪我不讓你學!」還是鼓勵孩子:「現在學也不晚哪!」若孩子得寸進尺的說:「媽媽,妳害我輸在起跑點上!」你能不能發揮更大的耐心,好言相勸:「只要你想要的話,就永遠不會嫌遲!」這樣的回應似乎比較恰當。

 

這個例子清楚說明,現代人往往生活在兩種心態的衝突當中,有時候是自己內心的衝突,有時候是夫妻間的衝突,有時候是親子間的衝突;而引發衝突的心態,則是求「存」的心態與「活」的心態。

 

我們其實是活在兩個領域中,一個是生存、生計的領域,一個是生活的領域。在生存的領域裡,也就是目標取向以能力或成就為主要關注點,所以我們考慮的是能力夠不夠、有沒有成就,似乎成就愈高、能力愈強,就愈有價值;但是,在生活的領域卻不會如此思考。生活領域裡是關係取向的,在乎彼此的感受或需要,不會因為你的成績好壞或是否富有來衡量你的價值,而是因為你是你,你是獨特的,所以我喜歡你,我在乎你的感受、在乎你的想法。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在這兩個層次裡產生衝突。例如,看小孩念書念得那麼辛苦,就不想逼他,希望他早點休息;但有時候卻會對他說,再認真一點,只要撐過現在這一關,考上大學就輕鬆了。諸如此類,內心就在這兩個思考層次裡衝突不斷。在生存的領域裡,一般只在乎你表現得好不好,而不管你的感受和尊嚴;例如,有些老師比較嚴厲,考不好就少一分打一下,甚至還當眾羞辱。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激發出你的能力。有時候這麼做是必要的,例如在軍隊中就必須這樣,無論如何都要達成任務;你不能跟班長說:「班長,我會害怕,所以我不能拿槍!」在生存的領域裡面,你就是要不擇手段的達成任務,個人的感受不重要。

 

但是,在生活的領域裡,我們要去顧慮彼此的感受,在乎的是你的想法跟我的想法如何,不在乎有沒有達到目標,「喜不喜歡」某件事比是否達到目標更重要。

 

我們常常在這兩種態度間拉扯。以夫妻關係為例,可能先生屬於重視生存、生計這一方;太太則較偏重生活上兩人的關係,這就容易起衝突了。有些先生對生存懷著很大的恐懼感,於是把心力都放在工作事業上忙忙忙;重視生活與關係領域的太太就會向先生抱怨:「你那麼忙,都沒有空陪我!」

 

先生聽到這番話,會覺得不被瞭解而感到受傷,於是回嘴:「我賺錢還不是為了養你們!孩子的學費、保險費,還有……」

 

太太一聽不得了,自己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她滿腹委屈的說:「我不要你賺那麼多錢,我只要夠用就好了!」

 

雙方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衝突隨時可能爆發。

 

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每個人的思考方式與立足點不同;我們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的立足點,而視一切反應為理所當然。現在,我們就要學習去察覺我們的出發點:是不是擔心我的競爭力不夠,鞭策自己也鞭策對方,因而忽略了他的自尊、他的感受、他的價值?

 

事實上,我們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都太過強調要競爭、不能輸,而且不能夠輸在起跑點,要過優渥的生活才能顯示出身分地位,並證明個人的價值與品味;如此一來,難怪大家的壓力都好大啊!

 

不要過度重視生存能力

我們需要這麼擔心孩子的競爭力嗎?其實,當孩子遇到挫折時,若爸媽能夠同理他,他就能在親子關係中感覺到自己的價值,這個價值跟支持就會引導出他的生存意志,這對他的幫助是更長久的。

 

有些人完全活在這樣的主流價值觀中,所以不會有自我的內在衝突,但可能變得很主觀理性;例如一位爸爸他只在乎孩子的成績表現。如果他有兩個孩子,有兩種不一樣的個性:一個很乖,認同爸爸的價值觀,肯定「人必須能力好才有價值」;另一個就是不以為然的表現叛逆。對於溫馴的孩子,爸爸會認為是他的教育成功;對於叛逆的孩子,爸爸則會認為是孩子的本質不好,並不會意識到是他的高壓造成孩子的叛逆。

 

有個算是「乖乖牌」的大學生,周遭的大人都認為他很受教;他卻跟我說他好茫然,總是不知道如何下決定才好。追究原因,發現他的很多行為都要經過爸爸核可才能去做,導致他害怕自己做決定而必須依賴大人的決定。由此看出,其實不會乖乖聽話的孩子,只要善加引導,他們可以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想法,若孩子總是不聽話,其實不必為此生氣;反而對於非常乖順的孩子,特別需要注意──他是不是太依賴你的意見而不敢自己做決定;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他害怕失去你而總是壓抑自己的想法。

 

我發現,現在很多大學生都變得很茫然。有一位老師對班上同學進行調查,結果大約四分之一的學生很茫然,做事不太有動力,不知道人生路要怎麼走,感到很挫折。這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因為整個社會都太過於強調你要贏別人,考試考得越高分才越有價值,所以孩子一路這樣考下來就麻痺了,不但倍受挫折,甚至懷疑自己?如果我們能讓孩子重新理解,考試的成績不佳,有時候是情緒和壓力造成的、或是讀書方法不對,跟智商並沒有關係,不必全盤否定自己,這樣能否建立起他們的自信?

 

我們整個社會的思考方式都是用一個人的能力來衡量他的價值,比較不會去關心及在乎他的感受;所以,很多父母往往過度擔心孩子的表現,回家第一句話通常便是:「今天考什麼?考哪幾科?考幾分?」而不會去問:「今天在學校有什麼好玩的?遇到誰了?發生什麼事情?」夫妻之間、親子之間,會因為有一方太重視生存的議題,過度的以能力和成就來衡量對方的價值,沒有去在乎對方和自己的感受,就會造成關係緊張。

 

我們是不是把重視生存能力變成慣性的思考模式了?我們需要這麼擔心孩子的競爭力嗎?其實,當孩子遇到挫折時,若爸媽能夠同理他,他就能在親子關係中感覺到自己的價值,而這個價值跟支持就會引導出他的生存意志,這對他的幫助是更長久的。反過來說,現在一直企圖逼出孩子的能力,結果他變得挫折、沒自信,即便成績被逼得很好,卻一點都不快樂。因為過度強調能力,可能造成關係緊張與彼此挫折;導致孩子縱使有很好的成就,卻沒有主觀滿足感與價值感。

 

要先滋養自己

請停止否定自己、罵自己、拿自己跟別人比較,如此才能先改善與自我的關係;如果經常拿自己做比較,也就會拿小孩去跟別人做比較,而傷害彼此的關係。

 

所以,我們應該思考:「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擔心?」如果能夠意識到這個擔心的癥結,然後不把擔心當作理所當然,也許就能夠慢慢放鬆下來;當我們處在放鬆狀態,就比較能夠去瞭解自己和對方的情緒,如此才能有效的滋養彼此的關係。簡單的說,就是傷害關係的事情我們要少做,滋養關係的行為我們要多做,這樣關係就會改善了。

 

製造關係緊張的做法有:批判、否定、比較、過度催促,以及把自己的期待加在對方身上。

 

經常出現這些行為,兩人的關係就會緊繃、對立並發生衝突。這些衝突不僅出現在與孩子之間與家人之間,有時候也出現在我們跟自己的關係之間。如果你經常催自己:「我要快一點!不能遲到、不能讓人家等、不能……」就可能會經常催小孩、催你的另一半:「快一點!不要拖拖拉拉的!」會催自己的人也會去催別人,當然有時候是倒過來。

 

有位大學生告訴我,他的父母常常對他說:「我們現在不想再養你了,因為不知道我們老了之後你會不會不養我們,所以不如現在就不要養你!」他的父母過去生活困苦,所以很擔心生計問題;不過,這麼一來,就把壓力加給小孩了,於是經常批判小孩、責罵小孩。

 

這位學生其實很乖,而且成績經常拿第一,班上只有他獲推薦上研究所,同學都很羨慕他;但他因為常受高壓批判,所以也常常批判自己,總是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無法肯定自己。

 

他說,有時候他爸爸會載他上學,這是他覺得最幸福、最感動的時刻,因為那讓他有被照顧的感覺。

 

我們要滋養關係,第一步就是先要滋養自己,不要因為職業、收入、住所或是沒達成目標就否定自己;請停止否定自己、罵自己、拿自己跟別人比較,如此才能先改善與自我的關係。如果經常拿自己做比較,也就會拿小孩去跟別人做比較,而傷害彼此的關係。

 

不要用心中的一把尺來衡量自己與別人;社會之所以充斥那麼多壓力,就是因為到處都是一把把「打分數」的尺在作怪。比方說,家長不要一碰面就互問孩子的成績、考上哪所學校,這是在拿孩子的成績衡量父母的價值。活在生存領域裡的人比較重視能力,常常拿尺來論斷別人,就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喜歡做比較,只能博得短暫的優越感,大部分時間卻是害怕別人贏過我們,不是嗎?因為整個社會用「比較」這種心態讓大家都承受好大的壓力,並且都對自己不滿意。

 

就像許多醫學系學生一樣,即便成績優異,若是抱持著比較心態,人上有人,還是會自認不夠好而否定自己並感到挫折,因挫折留下遺憾;將來有一天,這分遺憾就會加到孩子身上。「比較」是扭曲的思考方式,你不去認同它,才能輕鬆下來。因此,很重要的是要先學會滿意自己,不跟別人比較,才會去滿意孩子;而當你對孩子滿意時,他也會滿意他自己。當孩子有健康的自我價值和自尊以後,他在念書的時候就會比較輕鬆愉快;很多時候,孩子的學習情況差,是因為背負太多的情緒和壓力,進而造成惡性循環。父母若能接納自己、接受孩子,不做比較,對自我關係與親子關係都會有正面幫助。

 

我們往往喜歡催促自己,發現哪一方面不如人就催促自己更努力的達到目標;可是,越催促就越生氣,因為我們總是達不到標準。催促的背後就是擔心跟焦慮。我們整個社會都有很強烈的催促習慣,很多人得到所謂的「催促病」:催孩子起床,然後催促著快上學;孩子回家後催促快洗澡、快寫功課,然後快快上床睡覺……整個生活節奏就是習慣性的快、快、快!不只做事如此,連出遊也是,玩完一個景點後,又要趕去另一個景點。難怪有個廣告要問:「你累了嗎?」

 

「催促」讓家庭充滿緊張跟對立的氣氛,快的人受不了慢的人;但是,如果父母能夠先慢下來,就會有心情和餘裕去跟孩子聊聊在學校發生的事,親子關係自然就能漸入佳境。催促讓我們活在緊繃而無法放鬆的狀態,不但扼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品質,也讓人跟自己的情緒與身體脫節,當很急、很累時就用意志力在硬撐,撐到後來身體就垮了。

 

我們往往也會未經過討論就把自己的期望加到對方身上,這當然會製造緊張關係。例如,父母由於以前,沒考上英文系,充滿遺憾就非要小孩念英文系不可,卻不問他喜不喜歡、願不願意。我們要去檢視我們內在是肯定自己的聲音或催促自己的聲音?我們要努力去瞭解該如何對自己好一點;因為,當我們對自己好的時候,也會較輕鬆及容易接納別人。

 

要滋養關係,最重要是必須察覺,要意識到做出某種行為是傷害自己還是傷害別人。許多時候,我們都是無意識的進行慣性反應;要改善關係,就要有察覺,不要把自己的反應視為理所當然。

 

生氣背後的意涵,通常是期望、擔心和傷害。比方說,媽媽總是擔心小孩遲到,把對遲到的擔心視為理所當然;其實,這只是媽媽的反應,並不一定是事實。又例如,要孩子寫功課,孩子沒有馬上辦,大人就會認為孩子目中無人、不尊敬他;其實,這個「不尊敬」也可能只是大人的情緒反應,並非事實;孩子沒有馬上照做,有時候是因為他內心在抗拒或焦慮。當我們明白生氣的意涵之後,就可以不再用指責來否定對方,而是說出自己的擔心或脆弱,這樣可以減少相互攻擊的傷害,轉而坦承與開放;另一方面,當面對批判時,我們也會瞭解自己不是那麼糟糕,而只是沒有符合對方的期望。

 

敲敲穴道放鬆下來

能量會互相感染。如果你輕鬆了,家人也會比較輕鬆;如果家裡有一個人很容易生氣,那全家也都會變得容易生氣;這是因為情緒和能量都很容易互相感染。

 

我們的壓力是會累積在身體裡面的,累積的點跟穴道有關。美國有一種情緒釋放技巧叫做EFT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德國的彼得.曼戴爾博士(Dr. Peter Mandel)發明另一種系統叫做彩光針灸(Color-puncture)──他發現,用不同顏色的光照射穴道,頗具治療效果,目前有許多西醫、中醫在使用。這兩種醫療方式所發現的改善情緒穴位很類似;這些穴位其實就是我們經絡裡面的起點,也都跟情緒有密切關係。

 

最簡單的操作方式就是用手指頭敲,中指根食指彎曲做類似敲門的動作,不要用力,輕敲即可。第一個點在眉頭(攢竹穴),這裡屬膀胱經,敲的時候會感覺不自主的深呼吸;人只要一緊張,眉頭就會拉緊,身體也會緊繃起來。例如,有些人一緊張就會想上廁所,這就是膀胱經拉緊;放鬆下來後,會覺得呼吸變深或開始打哈欠,若能一直敲到打嗝或放屁是最好的。有人做一次沒有效果,連續做好幾天,就會一直打嗝跟放屁,這就是排毒現象。

 

有一位朋友長年失眠並服用安眠藥,我建議他試試這個方法;敲過一陣子後,睡眠問題就改善了。所以,這樣敲很神奇,有時候身上一些不舒服,你可以兩邊都敲,如果感覺呼吸變深,那就是在放鬆了。

 

第二個點是眼角(瞳子髎),這個點跟強烈的生氣有關;這一條是膽經,人在生氣的時候,有時會氣到傷肝。敲了以後會打哈欠、打嗝,就表示開始放鬆、呼吸變深了。

 

第三個點是胃經,在眼珠子正下方(承泣);有些人一緊張會胃酸過多、胃潰瘍,有些壓抑情緒的人敲一敲會哭,那就哭出來吧!容易緊張的人就是這個地方拉緊了。輕輕敲就好,手腕要放鬆。你要察覺哪個部分特別有感覺,那就是你最需要做的地方。容易緊張的人,身體常常繃得緊緊的,能量就會變弱。

 

 

下一個點是人中,這個地方跟尷尬感有關,敲了以後會感到身體不由自主的深呼吸。

 

接下來是下巴,這裡跟羞愧感比較有關;當家長看到孩子成績不好而感到自責羞愧時,敲一敲這裡讓呼吸變深或打嗝,這就是放鬆現象。

 

還有位於鎖骨的凹洞斜下方骨頭起點旁邊的穴位(俞府),就是男生打領帶的位置,敲這裡的時候呼吸會變深;有人容易胸悶,是因為生氣及難過都壓抑在這裡,敲一敲之後胸口會比較好呼吸,胸悶就改善了。這一條是腎經,跟所有的情緒都有關係;因為,人在緊張或生氣的時候,腎上腺素會上升而讓血糖升高、肌肉收縮,敲一敲後使之放鬆,就比較不會處於壓力備戰狀態。

 

 

 

容易緊張的人可以敲胃經與脾經;這個位置在腋下,女生的話就是在肩帶的高度。如果敲一敲會覺得痠或痛,就表示那個地方拉得很緊;但不用擔心,敲到慢慢不痛了,敲到呼吸變深、打哈欠,那些痠痛就會不見。很多身心症都可以敲一敲就敲好了。

 

呼吸變深、打哈欠、打嗝,這些都是放鬆的訊號,而且是身體自身的反應,不是靠意志力。父母不妨幫孩子做,他們會很喜歡。有一個媽媽照顧亞斯伯格症的小孩,小孩到陌生地方就會緊張而躁動,媽媽就讓孩子躺在腿上幫他敲一敲,小孩就覺得很舒服、安定。一般來說,小孩子對此反應都很敏感。

 

除了用敲的,還可以試著用米酒擦拭;水與米酒的稀釋比例是二比一,然後沾化妝棉或是純棉的棉花擦一擦,貼到穴位之後輕輕往外側劃開。心情就會安定下來而比較容易入睡。

 

小指與無名指中間的這個點(中渚與液門),跟焦慮、害怕等情緒都有關係,輕輕敲就好;若能配合做些眼球動作,放鬆的效果會更好。很多記憶都是在視覺皮層,跟情緒都有密切關係;所以,我們一邊動眼球、一邊敲這個地方,就會把壓力放掉。一邊敲,然後張開眼睛、閉上眼睛、再張開眼睛;接著眼睛看右下方,再看左下方,眼球再慢慢的順時鐘轉一圈──一邊敲、一邊動眼,然後逆時鐘繞一圈,一邊敲、一邊在心裡唱歌──因為右腦跟旋律有關,一邊敲、一邊哼歌就是在放鬆右腦;接著,讓眼球從地板看到天花板。這樣就完成動眼的步驟,你會感到很放鬆甚至開始打哈欠。

 

也可以將小指放在腿上或桌上,敲敲小指外側,敲到打嗝就表示在放鬆了。小指跟生氣有關;若是覺得開始發熱,表示身上的火氣都跑出來,開始放鬆了。

 

食指靠拇指這一側是大腸經。人一緊張就會腸胃急躁,可能導致拉肚子或便祕,這就表示大腸經拉緊了,敲一敲就會覺得很舒服。

 

大腸經的另外一個點在鼻翼兩邊(迎香);你也可以輕揉鼻翼兩側,當打嗝或感到很舒服,就是大腸經放鬆了。頭痛也經常是情緒造成的;例如,吵完架或是心情不愉快而悶在心裡沒有發洩,就容易頭痛;這時,敲一敲就馬上不痛了。感到很混亂時,可以配合擦米酒,腦袋就比較清楚了。

 

有一回,我跟一個學生講電話,他說遇上感情問題,覺得好痛苦,很想從樓上跳下去;我一邊跟他講話,一邊叫他擦;沒多久,他就說那種想死的念頭已經沒了,覺得腦袋比較清楚、沒有痛苦了。有時候,我們的痛苦影響情緒,情緒影響想法,想法又影響情緒;所以,擦了米酒放鬆之後,心就會安定下來,覺得比較舒服,這是因為能量比較暢通了。

 

能量會互相感染。如果你輕鬆了,家人也會比較輕鬆;如果家裡有一個人很容易生氣,那全家也都會變得容易生氣;這是因為情緒和能量都很容易互相感染。

 

責任感很強的人通常身體都繃得很緊,把很多事情扛在身上,比較會照顧別人而不懂得照顧自己,不會偷懶或休息一下,因為他會有罪惡感。這樣的人很辛苦,他們不敢理直氣壯的說「我累了」、「我要休息」,晚上睡覺時還是無法休息,還一直想著如何解決問題。這種責任感過強的人,累的時候不敢喊累,會硬撐著,然後在潛意識裡偷偷想:「我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會生病、可以休息一下?」很可能就真的生病了!

 

擁抱、傾聽和同理心

當我們回想小時候最刻骨銘心的事,往往不是考得好時大人說了什麼,而是在我們脆弱的時候,大人適時的瞭解或支持;這不但令我們記憶深刻,而且對我們的幫助更深遠。

 

前述那位照顧亞斯柏格孩子的媽媽,她在家幫孩子敲的時候,除了孩子覺得很舒服,她自己也很舒服;她還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他們之間不必說話,而是透過肢體的接觸在溝通,兩個人感覺更靠近了!

 

肢體接觸本身就是有利滋養關係的良好互動;因此,家人之間平常應多擁抱,一定能滋養彼此的關係!例如,抱著孩子,然後一隻手從孩子的脊椎上面慢慢的順滑下來,相信孩子一定能感到很放鬆、很舒服。如果擁抱的人動作很慢、很放鬆,被抱的人也會跟著放鬆,會有種很安定、被愛的感覺。

 

所有動物都需要肢體接觸,擁抱更可以加速得到養分,能讓我們匆忙急躁的心安定下來,對身心發展極有幫助。所以,擁抱家人、小孩的時候,不要太匆忙,要去享受那從脊椎順下來的舒服感;可以兩人輪流,你先幫他順,再換他幫你順。兩人都感覺到那種很放鬆又很深刻的接觸時,彼此的關係就能獲得滋養,同時也會獲得自尊和自我關係的滋養,這才是真正的安全感,心自然就安定下來了,而且會產生很正面的能量。

 

比較困難的是傾聽與同理。如果家人之間每一天或兩三天會花一點時間談話,傾聽對方最近發生什麼事──尤其是孩子最近在學校發生的事情,絕對有利於彼此的關係。反之,若我們總是不先傾聽而急著催促對方做些什麼,就會造成緊張與對立。

 

有時候,孩子並不需要我們給意見或講道理;他需要的是有人聽他講話,可以回應他的心情,他需要的是我們的同理心。例如,孩子說:「我們老師好嚴格呵!只有一個同學犯錯,結果全班都罰站!」媽媽如果回應說:「老師就是要訓練你們有團隊精神啊!所以這沒什麼,你不要講話就好,不要當害群之馬!」這是在說教,沒有同理心;若有同理心就會說:「不是你犯錯卻要被處罰,真的好無辜呵!」

 

簡單的說,同理心就是幫他說出他的感覺和情緒。事實上,大家都有同理心,只是我們忘記而已。當孩子還不會說話或者才開始學說話時,他看到小狗大叫就哭了;此時大人會說:「寶寶怕怕!」「怕怕」就是把他心裡面的話講出來了,這就是同理心啊!如果他想去拿桌上的蛋糕,大人會說:「肚子餓餓,想要吃蛋糕了?」這就是同理心啊!所以我們都會,只是忘記而已,現在要把這功力再恢復回來。

 

通常我們的生活步調比較急,一直催孩子趕快寫完功課、趕快去睡覺,卻忽略了心理交流的機會。心理交流時,孩子並不需要你給他太多意見,或是建議、想法、說教,他只要你的同理心,知道他的想法和感受,這對於建立他的自尊與自我價值幫助更大。換句話說,孩子的自尊不在於他考很好時你稱讚他很棒,而是在他有煩惱時你能瞭解,這更有利於他建立自尊和價值感。

 

當我們回想小時候最刻骨銘心的事,往往不是考得好時大人說了什麼,而是在我們脆弱的時候,大人適時的瞭解或支持;這不但令我們記憶深刻,而且對我們的幫助更深遠。因此,適時去同理對方,幫他講出內心的話,會對對方更有幫助。

 

要注意的是,在輕鬆的狀態下才有辦法同理對方;如果媽媽壓力很大,恐怕只會說:「不要吵啦!我在忙,趕快去寫功課!」只有聽話的人內心處於輕鬆狀態下,才有餘裕去同理別人。所以,你願意把步調放慢來照顧自己的狀態,你就越有心力去同理別人。

 

脫離惡性循環

不要把「關心」和「擔心」混在一起。愛擔心的父母往往因為過度擔心,就先幫孩子做決定或扛起責任,於是變成:媽媽擔心小孩遲到,但小孩根本無所謂;媽媽擔心小孩的成績,小孩卻對成績好壞不在意。如此惡性循環下去……

 

還有一種最麻煩的狀態,就是我們常常把自己捲進對方的問題裡而和對方的問題攪和在一起,於是產生惡性循環。例如,媽媽很急,急的源頭是擔心,急的動作就是催促;只要一催促,孩子就會感到緊張或壓力、煩躁,接著便產生抗拒和拖拉,認為反正不管怎麼做媽媽都是不相信我,仍然會批判我,一賭氣就更抗拒。於是,媽媽更擔心,更急、更催、更罵,火力加強、越罵越凶,結果雙方都更挫折、更受傷,這就是惡性循環。

 

大人還常把自己急的原因歸咎到孩子身上,認為只要孩子聽話照做,他就不生氣、不急了,這也會一直惡性循環。媽媽常常自認是因為關心才著急,但其實是把「關心」和「擔心」混在一起。真正的關心是去觀察對方需要什麼,然後被動的去瞭解對方的需要和感受,而不是主動替他承擔責任,或是主動幫他決定該怎麼做。愛擔心的父母往往會因為過度擔心,就先幫孩子做決定或扛起責任,於是變成:媽媽擔心小孩遲到,但小孩根本無所謂;媽媽擔心小孩的成績,小孩卻對成績好壞不在意。如此一直惡性循環下去……

 

互動方式越是用力,關係就會越糾結,努力的本身反而導致原來的問題更惡化。常見的是,媽媽愈想訓練小孩獨立,小孩越依賴;因為,媽媽的擔心,使得小孩較沒有機會嘗試自己的主見。換句話說,我們愈用力要改變對方,對方所接受到的是「我不對」、「我不好」、「我有問題」,所以讓對方更死命的抗拒。其實,同樣情形也發生在個人身上──越想要睡著卻越睡不著,越想不緊張反而更慌。

 

如果媽媽能找出自己擔心的原因──例如,害怕孩子遲到是因為自己過去的遲到經驗讓自己很受傷,所以看到孩子遲到就會擔心而比小孩更緊張,找出擔心的原因後才能放鬆下來,也才能夠把責任還給小孩;這時,惡性循環才可能打破。

 

從焦急到放慢需要一些過程。以上學為例,有些媽媽說,只要一開始就跟小孩表明上學是他的責任,從明天起媽媽不再叫他起床上學,他要自己設鬧鐘、自己起床,孩子從那以後就不用媽媽催,自己就會起床了。這種例子很多,只要媽媽願意放下責任,孩子就會自動負起責任,從此就脫離惡性循環了。

 

衝突的主題經常落入固定模式,而且一再重複發生。這種惡性循環的最大痛苦,就是互相折磨。夫妻之間也常有一些惡性循環,互相苦苦折磨。例如,先生說:「如果你愛我就要相信我,不要管我那麼多!」太太就會說:「你就要做到讓我能夠相信你啊!你的手機要讓我看,電子信箱密碼也要讓我知道,這才是做到讓我能夠信任你啊!」先生立即反駁:「你愛我就應該相信我啊!」兩人都互相認為問題是出在對方身上,問題就永遠無解,於是一直互相折磨。

 

至於孩子,普遍都有不喜歡寫功課的問題,原因非常多;有時候是因為小朋友的細動作發展還不是很成熟,手眼協調沒有那麼好。或者有一些輕微閱讀障礙或學習障礙的小朋友,他們寫字時感到很吃力,會分不清69、看不清pq,甚至會跳行、跳字,所以很不喜歡寫字;但是,在應答對話時,就完全看不出來有什麼問題。這時,大人常不覺得孩子有困難,而是認為他們偷懶、不專心。也有可能是因為,寫字對他並不難,但是哥哥比他厲害;或者他討厭那個老師,因為挫折或抗拒就不想寫了。所以,必須先去瞭解原因後,處理的方式才會比較有力量。不妨跟他聊聊對寫功課的想法等,不要太快下結論,斷定孩子就是偷懶;「偷懶」是我們的結論,而我們的結論並不一定是事實;若是一味的批評和責罵,問題很可能會擴大成其他心理問題。

 

最後,千萬不要忘記幽默感!常常學習幽默,不必把事情看得太正經或太嚴肅;尤其是,在家裡多用幽默方式互動,不但能化解尷尬與對立緊張,還能愉悅氣氛。所以,適當的幽默是家庭很好的潤滑劑。

 

幽默有好幾種層次。一種是唇槍舌戰的幽默、互不相讓的幽默;例如,一個大男生和小女生,大男生說:「妳好漂亮呵!」小女生回應:「謝謝!」通常應該到這裡就沒事了,不料那男生接著說:「我只是日行一善!」這不是占小女生便宜嗎?結果,這小女生也不遑多讓,馬上回嘴:「謝謝,我從來沒看過這麼老的童子軍!」這就平衡回來了。這就是勢均力敵的幽默。

 

換句話說,幽默有一個原則,就是順著對方的脈絡,再反過來跳脫到另一個思考方式,將對方一軍。適當的幽默會化解尷尬與對立緊張的氣氛,讓彼此感到鬆綁。

 

還有一個很妙的例子。有個爸爸要送小孩上學以致上班常遲到,老闆因此下最後通牒,言明下週一再遲到就要炒他魷魚;結果,到週一時這位爸爸拚命趕趕趕,卻還是遲到了,而老闆就雙手叉腰的站在門口等他。

 

這位爸爸知道大事不妙,馬上說:「老闆、老闆,我來應徵剛剛空出來的那個職位!」這樣既給老闆臺階下,又照顧到自己的權益,就是最高層次的幽默了。

 

總之,我們可以學習把幽默化為自己與家人的生活習慣,讓家裡多一點笑聲,這也是一種很棒的滋養家庭關係的方式。

 

親子格言

 

◎過於乖順的孩子很可能會太依賴你的意見而不敢自己做決定;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他害怕失去你而總是壓抑自己的想法。

 

◎製造關係緊張的行為是:批判、否定、比較、過度催促,以及把自己的期待加在對方身上。

 

◎有時候,孩子並不需要我們給意見或講道理;他需要的是有人聽替他講話,可以回應他的心情,他需要的是我們的同理心。

本文收錄於泰山文化 跟孩子零距離 一書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關係 催促 放鬆
    全站熱搜

    trong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