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往往容易停留在過去的傷害當中,認為別人該為我的痛苦負責,只是一味地怪罪別人並不會讓我們的傷口平復,承認指責背後的脆弱與需要才能讓彼此的心靠近。李宗燁
小龍住在森林裡,他原本善良聰明。一天媽媽帶小龍去溪邊玩耍,小龍很興奮沿路追逐著蝴蝶,唱歌跳躍和媽媽漸行漸遠,一時之間牠突然踩空連滾帶翻跌落山谷,牠又痛又怕、又飢又渴,牠開始呼喊媽媽,媽-----媽----聽不見回答的聲音,只聽見山谷的回音、唧唧的蟲鳴。牠開始慌了於是牠更用力的吶喊,希望被聽見。
想到要一個人面對陌生的山谷及黑夜,牠顫抖地留下眼淚,聲嘶力竭地哭喊媽媽。一遍又一遍,哭喊累了,牠開始找食物 ,拖著疲累又受傷的軀體,找食物更是不容易,好幾次就快抓到野果時,又從樹上摔下,於是小龍開始生氣,牠怪媽媽不該帶牠來玩, 現在會這麼難過都是媽媽害的,所以接下來牠每跌一次跤,它就再一次告訴自己,都是媽媽害我的,不久它就覺得好恨, 於是對天空大吼一聲,突然從牠的嘴裡噴出火焰 ,牠被自己的火燙傷了也嚇住了,回過神,牠看到樹叢有一對野狼的銳利眼睛瞪著它,牠嚇一跳,對它喊一下,雖然燙傷了自己,也把它趕跑了。
小龍逐漸得意起自己有噴火的本事,因為在噴火的瞬間,牠覺得自己很理直氣壯, 也覺得自己是對的,它的皮也因為燙傷而越長越厚,逐漸忘記噴火會燒到自己和別人。
流浪過森林和草原,小龍習慣用噴火來保護自己的心虛或害怕,可是牠每次噴完火又覺得更孤單更空虛,因為它似乎可以感覺到小兔小熊會跟牠玩的部份原因是不想被噴火,夜晚牠躺在樹下看著星星, 感到好孤單寂寞, 牠好期待朋友們主動來找牠。也曾想停止噴火的習慣, 可是更擔心萬一不噴火了,是不是就沒人理我了,想到這些矛盾,牠又告訴自己,都是媽媽害我的。
有一天,媽媽跟小龍在山坡上重逢了,媽媽看到小龍又粗又後的皮,很心疼的抱住小龍,但牠很彆扭地推開媽媽,內心深處重逢的喜悅被隨之而來的怨恨所淹沒,牠告訴自己絕對不能軟化, 如果我接受媽媽,那我這些日子的苦算甚麼,接下來的日子小龍動不動就會對媽媽噴火,如果媽媽一時之間沒有注意牠,牠就藉故噴火。如果媽媽主動想親近牠,牠也會把頭別開,拒絕接觸。媽媽為小龍準備食物,小龍會嫌難吃,牠要求媽媽做的事如果答應的慢一點,小龍就會立刻不耐煩的噴火, 雖然被小龍噴出的火燒的渾身是傷,媽媽更難過的是小龍已經不知道自己被自己的火燒得心地又焦又黑,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天真和善良。
媽媽很想幫小龍,不顧自己的傷痕累累,仍然盡力的邀請他說出自己怎麼了,只是每次小龍又用火包住自己,不想讓別人真正靠近。
其實,小龍很怕孤單。但更怕被丟下來的痛苦,所以牠覺得與其被拋棄或拒絕,不如我先說它不好,我挑剔牠,趕跑牠,這樣會舒服一點,另外因為覺得自己已經變的又醜又焦,牠覺自己不值得被愛,所以只剩下用噴火來留住對方,牠以為只要對媽媽噴火,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媽媽多差勁,好讓媽媽有內疚與罪惡感,驅使媽媽繼續為牠做牛做馬,也保證不會再失去。只是這些都是小龍的以為,媽媽對小龍的付出是出自於愛而非內疚,只是小龍似乎一再的利用媽媽的愛予取予求,而這一切都讓媽媽感到心寒,痛心小龍一直被火矇蔽而看不見自己多幸運。
夜裡,小龍在夢中又回到那跌落的山谷中,流著眼淚哭喊--媽------媽,牠叫的很用力,媽媽聽見了緊緊地抱住小龍,說親愛的孩子你受苦了也受委屈了,小龍醒來一開始仍然想要掙脫,一聽見媽媽的話,便全身攤下來,倒在媽媽的懷裡嚎啕大哭,一邊說我好害怕,我好孤單,你不在的時候我好想你--- 一口氣說出長久以來壓在內心的痛苦,小龍呼吸變深,心中也舒坦許多當眼淚從臉頰滑落過胸口時,心中的火苗也澆熄了,說也奇怪這時原先被火燻焦的皮膚居然漸漸恢復原來面貌,頓時,牠又可以體會別人的感覺想到這些日子自己傷害媽媽的行為,升起了很大的懺悔,決心要好好愛自己及身邊的人,現在牠很放鬆很安心,敞開心門地跟媽媽說對不起,也很安心,很舒坦地在媽媽懷裡睡著了。
(本文刊於泰山文化的真愛家庭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