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不只是我們一個人而已
你絕對不是只有你一個人而已
每一個人都是代表全世界,不是只有你一個人
你看,你家裡你的孩子
你最愛的孩子,你的配偶,父母,家人
這麼多人,你不是只有你一個人而已
這些人又有他們的觀念,
所以今天如果你清楚了,你覺得會怎樣?
不是只有你清楚而已
所有的人都會跟著你一起發光
所以當你在覺得痛苦煩惱的時候也是一樣
不是你一個人的痛苦
所以為什麼我說靜心這麼重要
---
靜心讓你不會繞很多路
在相處過程中,障礙出來了,
看清問題癥結
與自己的愛才能流動
頭腦清楚,很多東西自然歸位
跟最親近的人有了愛的交流
很多事情都會變得不一樣
心靜,開放,並信任
只要願意,一切都很容易
這不只是為自己,也為一代代的傳承與延續
「關於幸福」
我們跟我們家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這樣
幸福不是通通沒發生什麼事情
幸福應該是很多事情通通發生過,
經歷過這一些,然後又可以在一起
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們有很多障礙,阻礙著愛的流動
基於恐懼害怕而生出很多事,
把兩個人的愛的流動蓋住
每個人都在重複這樣的模式
恐懼,是過去經驗的解讀,
會讓我們害怕的,都是過去的記憶
我們受到經驗的影響而不自知
不自知,問題便始終影響著我們
如滾雪球般,讓我們看不見根源
透過靜心,觀察,看見了這些恐懼
恐懼便會一個個脫落
透過觀察,注意
看清楚這個問題的不存在
從實際的注意開始。只要能看到一次就夠了
面對問題的核心,
才有力量,才能面對恐懼
去學習觀察,注意
觀察是讓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一直處於觀察的狀態裡
最後就融入在我們行姿坐臥跟講話裡面
----------
就是在那個「看」,在那個注意
有時候我們看到自己有障礙的時候
去「看」它的時候,它就會過去
通常我們是不是都看到自己不夠好,
或是想要怎樣的時候
就生出很多東西對不對,
生出想要改變,生出很多東西
這個時候就覺得很難過
那這個是不是在看?
然後就開始難過,就想要做些什麼
這樣是不是在看?
不是吧,對不對
那怎樣才是看呢
當再上一層,看到自己陷在這個狀態裡面
然後如果再叫自己出來,那依然不是在看
「看」是很微細的東西
若要再叫自己跳出來,這就不是在看了
這個看是非常獨特,純粹的一個東西
它已經沒有東西可以被做了
這個看已經沒有任何東西,也沒有要怎樣
不是放棄,不是對立
是一個絕對的東西
我們不用急著一次弄懂,慢慢來
只要可以感受到這種感覺
學習怎麼去看
這是需要功夫的
慢慢去練習
開始可以靜坐
接下來在日常生活當中,行姿坐臥都可以去注意
只要你是處在這種注意的狀態裡
一看都是放下,每一個看都是放下
絕對沒有我還要怎樣的一個東西出來
這就是它是究竟的原因所在
你只要一看到,它就是放下
隨便你怎麼說,已經不執著了
這樣的看,需要慢慢的去體會
先不斷的去注意自己,
觀察注意自己散發出來的能量,說的話
做的事,想的念頭
那就夠了
忽然間見到那種狀態
注意到,心很難再被障礙住
就能自由,擁有不同的解脫
-------
要脫離我們生下來就陷入的這些狀態
就要在那些東西出現時,不陷入,不對抗
因為那些都已經過去,做什麼都沒有用
但這種『接受』,需要過程
而那個過程,還要是正確的
我們必須真的去體驗,面對
一旦逃避就完了
就會被抓得團團轉
要把逃避的方式停下來
才能跳脫這種狀態
透過靜心,以很大愛與瞭解去看清自我結構
看清過程,並接納、瞭解
看見自己的念頭是第一步
看見自己如此以此自我模式在生活
看清自我結構、自身追求安全感的自我運作過程
瞭解這個運作過程
如實看見事實,而非自我分析
瞭解自己的模式,把自己看清,看透
沒有認清,就不會結束,在其中打轉,受苦
保持清明的觀照
而非有挫折時才陷入,才會想觀照
觀照自我,生出定與智慧,
就足以面對生命的所有挑戰與問題
我們總是活在侷限中,被自己的思想禁錮
在這受禁錮的思想下,為避免受苦而做出種種預防
內心要自由,才能真正的快樂,不受這些狀態影響
這需要一些時間的經歷跟體驗
我們的認知也是一種侷限
因此公式化的過程會讓人有安全感
我們也讓習慣的模式啃噬著
要脫離那個狀態,非常困難
因為在經歷的同時,
我們也認同了那一點,也被抓住了,
就陷在那種狀態裡
那時做的任何事,都只是粉飾太平
不管每次做什麼,都沒有讓自己不一樣
那個東西永遠都在
要『願意』開始
把逃避的方式停下來,才能跳脫這種狀態
一開始不會很快有效果
因為痛苦,責怪,還有撫慰
能帶給我們很大的快感,等給我們獎品
舒服一下比較快
-----------
害怕表達出來後會失去,是一種障礙
是自我的假象
表達出來,讓彼此互相淨化
我們會因為在乎,而避而不談
或想要克服,便進行包裝或對抗
在這其中消耗能量
搞清楚自己在對抗的究竟是什麼
看清之後才能結束此一恐懼
真正的自由,放下
-------
靜心,是很大的能量,很大的愛,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去貼近,靠近,觀看
在痛點散開的過程看見自己的心緒
能看見自己的心就很不錯了
看見你的感覺,而得到治療
大部分的人都看眼前,在乎眼前的快樂與否
靜心,一開始會覺得乏味,沒有收穫
但當覺性覺醒
過去的習性就會慢慢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