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78  

素珍老師

我們用自認為的方式來得到認同、得到愛、被接納、被看見,所以我認為說: 我做很多就會得到認同。

 

這是頭腦很一廂情願的地方,這是我們思考的反應模式,很侷限跟狹隘,這有一個習性、慣性的模式,我們會自然認為、我考一百分就會被愛,我很優秀就會得到認同、會得到賞識,所以這就是頭腦經常在這個地方,用這樣的模式在製造受苦。

 

例如:考上第一志願就開始跟親朋好友廣播,開始慶祝,覺得很榮耀,如果沒有考上好學校,就覺挫折沒有能力,然後就擔心以後怎麼競爭,以後怎麼生存,社會及周遭圍的人都崇尚這樣子是成功的、好的、有價值的,他的未來是有希望、被推崇的、榮耀的。

 

所以我們的意識裡面就儲存著:我要做得很好,才能符合社會的認定,我們其實很怕跟社會的框框不一樣,怕被社會排除,我們內在都有這些東西,盡管我們沒有看到這部分,可是卻深受影響,一直要逼迫自己要更好、更努力。是不是一顆能夠觀察自己的狀態,不受影響的心,才能跳脫影響,才是真正的自由。

 

 

因為從有人類開始就一直是這樣的模式,要跳脫這個框框絕對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等於我們週遭圍有一層一層,每一層都是我們的痛苦,已經層層的痛苦把我們包圍著,都是這些念頭,然後這些念頭很複雜的製造很多的包很多層的障礙,所以要能夠跳脫這個地方絕對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但是我覺得我們已經一步步很深入了。

 

所以剛剛我們探究,我們要得到愛得到認同,我們用的方式很不假思索的: 我覺得我不好,我折磨我自己,我懲罰我自己,然後我贖罪以後,我會得到愛,然後或是得到一個合理的存在,我合理的得到禮遇,我合理的得到被賞識,合理的得到所有覺得讓我不再孤單的這些東西,這就是探究的根源。

 

不是我們有問題而是我們的頭腦製造出這樣的模式不自知,所以才會以為我們一直達不到,以為說就是我們不好,我現在要好,所以就會得到我要的,這就是我們頭腦很習慣的一個模式,所以這問題就在這裡。

我們才會愧疚、懲罰自己,不可以停止懲罰自己呀! 停止的話我就得不到愛了呀! 我們的頭腦是這樣子的運作方式。

 

所以為什麼不能夠停止? 會覺得停止以後我就沒有資格被愛,這樣的想法其實在很深的意識,不是我們的頭腦可以碰觸到的,是無意識的喔! 可是我這樣講你們有沒有覺得很對很對? 那就是在我們無意識裡面,那要改變這個無意識絕對不是我們用「你不可以這樣啦,你一定要這樣啦」,絕對不是這樣就可以轉變的,就是要我們這樣一步一步碰觸到這個地方,探究、釋放、同在,一步一步的慢慢的。

 

所以為什麼有些人他們上了很多課,他們學了很多東西、很多方法,可是做不到,就是碰觸不到這麼深層的無意識。那這些如果我們碰觸不到,這些痛苦始終會存在,因為它一直在影響我們而不自知而已,所以碰觸到這裡的重要性,是非常的有必要,他才能夠究竟,這才是真正徹底究竟的清理。

 

探究可以讓我們直接看到真正的問題、看到真相,所以在自我折磨的時候就看不到愧疚的真相,反而把這件事情的重點模糊化了,因為你的能量都拿去折磨自己,你就看不到真相,看見真相的那股能量就出不來,因為你在這裡耗損你的力量、你的能量,然後讓愧疚的真相永遠沒法被你看到。(瑩珠整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靜心 覺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rongyeh 的頭像
    trongyeh

    歸來

    trong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